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赵宝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此心安处是吾乡

2014-03-13 17:10:24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赵宝平
A-A+

  八大山人说:绘画即是“涉事”。此言“涉事”意指绘画与生活密切相关。通过绘画愉悦心性,表露情愫,表达感悟,表现智慧。这是他对于绘画与生活关系的很好诠释。

  今时,我们每日所见的,除却人群便是都市中的水泥丛林。自然与山水尚在,但我们渐趋失去了与之亲近融合的心境。究其本因,是精神家园的缺失,致使我们生活在一种悬浮无根的状态中。

  我崇尚传统文人的生活态度,向往他们隐于山野林泉,栖居茅庐,听雨临风,吟诗作画,携琴访友的恬淡生活。的确,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,平静、愉快、和谐的“涉事”方式,虚怀散淡和任情恣性的闲适精神,影响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轨迹,并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品格的艺术面观。

  中国书画艺术是慰籍人的性灵,而不是震扰人们的神经。人在对自然的不断游历中,得其云烟供养,而获得生命灵性的启悟。物象、心象、精神与自然融合贯通,感通天地之灵气,韵得坚贞的心志与旷达的胸襟,达其精神境界的升扬。

  中国书法和水墨画在中国艺术中具有着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质,即“时间性”、“创造性”和“不可重复性”,它崇尚写意精神,鄙弃被物役的象真描绘,是见其自我真性的纯粹的艺术表达。

  时光荏苒,自少时起,书画于我,便不曾须臾分离。每日习书作画,即是本分,也是修行,更是探求传统文化精髓的途径。

  就书法而言,我至今坚持临习研究的目的,不仅师古人之技,亦意在会古人之心。我研习历代碑帖,尤为醉心于晋唐时期名师大家经典作品的品读。晋唐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,它弥漫着独特的风骨与气韵,其超然、雄强、古朴之风,隐隐可见其魂魄大美。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创造性极强的时代,在书体演变之间展示出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,呈现出高贵纯正的文化气质。其气脉的纯正性,传承的有序性,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,是後世无可比拟的。

  研究书法的演进,以及书法不同书体的用笔、结字、造形、空间、气韵之美,使我犹如置身於历史长河中,以本心与前贤神往,所获得的感悟与体会的愉悦难于言表,在笔墨性情意味间,内心滋养渐渐充盈起来。

  多年以来,我一直以书法作为进入水墨画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,以书法之技道,展开对宋元以降中国水墨画的解读性研究。宋代是文人画的形成期,伴随主体精神的建构使水墨画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,更加充满了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,这一精神品格的融入大大推动了水墨画步入写意艺术高度的提升。至元代,文人画臻于成熟,而笔墨作为文人画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符号获得了崇尚至高的地位,成为构成写意画生命整体的内在气脉。文人作画,不是简单的释怀,而是要在内心建立一个独我的精神家园。写意成为文人画家纯粹自我精神的表达与抒情的艺术方式。这种写意方式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超越世俗,保持精神独立,营造理想境界的载体,升华为精神栖居的“家园”。此种“家园”,并非指涉自然中的一屋一舍等,而是指其投射出的理想精神与境界。心灵在此“家园”中栖居畅游,荡涤世俗的尘霾,与天地万物融合共舞,达到“诗意的栖居”的理想状态。

  长久以来,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时隐时现对于“精神家园”的向往。我渴望以温暖的情怀,面对自然、亲近自然、融入自然,于内心深处与自然保持着一种精神共感的状态。我在研习与解读传统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寻觅,体味进入传统中国书画的文化精神气脉中,感悟前贤其高蹈超逸的理想与境界。

  我在创作的过程中,倾心于对中国书画写意精神的领悟,追求畅怀、自由的精神表达。通过书写过程,体悟、传达中国文化精神。林语堂先生有语“绘画之值得称为艺术者,其唯一目的为把握住精神。(《吾国吾民》)”在艺术创造中,精神的作用是决定性的,精神可以改变形式,也可以创化形式。艺术创造的关键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在于内心精神的驱动。这并不意味着轻视笔墨技艺,而是说笔墨技艺精纯是创作的基础,心灵的体悟才是根本所在。当艺术家进入情感、心性、精神自然外化的状态时,形式与物象便融合其中了。

  在我看来,“传统”和“当代”皆是文化概念。文化是活的,它具有承继性、流变性和转生性等特征,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,随着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觉悟而转换与升扬。中国书画艺术皆是变动不居,唯变所适的一种文化现象,是生生不息的状态,其作为中国文化的脉系枝干,本身隐含着双重品格,即“传统性”与“当代性”。我深信,所谓“陈旧”的传统也具有延拓与再生新的“当代”艺术的一切可能性。我无意“固守传统”,也无意“指涉当代”。我试图通过书画艺术进入内省,向古人、向现实、向自己求解。我并不认同简单借用古人的图式对传统进行表象性的阐释,而是让内心感悟的真性于行笔落墨间自然流溢出来。它可能是清晰的,亦可能是模糊的,游离于传统与当代的边界区域,此间蕴含着艺术再生、再造的无限空间。“传统”与“当代”不是截然分离的孤立体,它自身的属性具有相对性、转生性,因时境变化而转化。

  对于今时的我们而言,传统中国文化已经成为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的精神家园。当下,我们接触的文化纷乱庞杂,在内心到底建构何种“家园”,是值得思考与反思的问题。虽然每个人对“家园”都有自己的诠释,见仁见智,各持不同。但在同一个大千世界中,顺其自然,守护生命而立我精神的存念,人皆共识。艺术家应有自己的精神世界,任其神思自由往来于天地间,在“家园”、“故乡”中守护精神得以愉悦快慰的空间。自然山林恬静的精神永久留存,总会不断地赐予我们在凡世中丧失的精神得到新的洗礼。正如海德格尔所说:“诗人的天职是还乡”,而艺术者的天职又何尝不是这样!

  书画之于我,似是一次巧遇,一份机缘,它每天“见”我,随时,随地,从不预约。我但有时间,便自摊开纸笔,思维于是从喧嚣中回转来,内心顿感平静、踏实。苏东坡有云: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如此幸遇,书画应该便是我感通心灵的故乡与家园的和合之乐吧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赵宝平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